新闻资讯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2025-09-19 来源:历史数据 本站编辑:历史数据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在乌鲁木齐共同主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新时代新疆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开展深入研讨。本版今日摘编刊发部分与会嘉宾发言,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新疆实际,汲取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的经验教训,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疆稳疆兴疆的成功经验,深刻回答了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边疆治理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帮助下,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疆各族群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深做细做实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生历史性变革。

  今日之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我们认真落实“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重要指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法开展反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斗争,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抵御“双泛”思想渗透传播,深入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区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实现由乱到稳、由稳向治的历史性转变,既保持秩序又充满活力。

  今日之新疆,民族团结更加牢固。我们认真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重要指示,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累计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0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4个,各民族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崇尚团结、维护团结、争当模范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和良好风尚。

  今日之新疆,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深化。我们认真落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重要指示,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人大代表占比超78%,少数民族代表近7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全面彰显,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现行231件有效地方性法规、法规性决议决定和重大事项决议决定,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族群众依法享有的权利更加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

  今日之新疆,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我们认真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重要指示,锚定国家赋予新疆的“五大战略定位”,坚持“兵地一盘棋”,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建成运行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天山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吸引近千名高层次人才来疆工作。南疆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2024年南疆四地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36亿元,是2012年的3.44倍。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向西开放最前沿。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保障国家粮食、能源安全等作出积极贡献。

  今日之新疆,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我们认真落实“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要指示,连续多年将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力推进,每年新增就业保持在45万人以上。高等教育加速布局,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南疆城乡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各族适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有更加优质的教育。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日益完善,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0岁提高到2024年的77岁。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筑起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

  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完全英明正确、十分有效的,必须长期坚定不移坚持下去。我们将把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作者:艾尔肯·吐尼亚孜,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来源:光明日报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谋长远之策 行固本之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长期建疆篇
新闻资讯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谋长远之策 行固本之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长期建疆篇
2025-09-22 来源:历史数据 本站编辑:历史数据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疆形势充实和完善党的治疆方略,坚持长期建疆,多管齐下,久久为功,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长期建疆”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指引着新疆着力夯实执政根基,持续增强发展动力,不断丰富人才来源。

坚持建强基层,夯实长期建疆执政根基

  今年2月,南疆阿克苏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13个工作队的100余名工作队员完成2025年驻村工作轮换交接,这是新疆驻村干部接续奋斗、建强基层的缩影。

  2014年启动驻村工作以来,全疆数以万计的机关干部下到基层、住到村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直达基层,既充实了基层一线力量,更夯实着长期建疆的执政根基。

  一支驻村工作队派下去,把一批当地干部培养起来。从建设“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到本乡本村党组织书记人选培养储备,从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结对帮带到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机制,各族干部为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接续奋斗。

  抓基层、打基础始终是稳疆安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今年,乌鲁木齐市等地通过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等为基层减负赋能。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党工委书记安永红欣喜地说:“现在履职边界清晰了、权责关系理顺了,基层干部有了更多时间精力练就‘铁脚板’,走家串户为民服务。”

  近年来,新疆多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在社区举办“近邻奶茶会”,把问题摆在奶茶桌上,把智慧融在奶茶碗中,重塑了邻里感情,激发了社区活力,形成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模式。

  目前,新疆各地正通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高高飘扬。

坚持对口援疆,增强长期建疆发展动力

  在江西省对口援疆帮扶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水投实验室于今年9月正式具备43项国标检测能力,告别过去检测水样要送到外地的历史,有效保障高原群众饮水安全。

  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后,中央部委及北京、上海、广东等19个省市携手助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接力奉献,一个个援疆项目落地见效,有力增强了长期建疆的发展动力。

  天山南麓,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江苏实验中学里,一块实时数据大屏幕清晰展示着学校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跃升的轨迹——从72.51%,到89.08%,再到93.08%。成绩背后,是教育援疆从校舍改造、教学改革到管理创新的全方位支撑。

  教育援疆夯实了发展根基,产业援疆为地方经济注入持续动力。去年底,在福建省对口支援下,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正式启用,助推新疆特色奶制品、肉制品销往全国各地,是产业援疆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

  在医疗健康领域,援疆工作守护着每一个生命。两个多月前,和田地区一名罹患罕见“皮罗序列征”的危重婴儿,在天津援疆专家和后方团队跨越数千公里的生命接力下成功获救,是医疗援疆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19个援疆省市累计安排援疆资金超2000亿元(含兵团),援疆资金总量80%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80%用于改善民生,有效助力了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扎根西部,丰富长期建疆人才来源

  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内,工作人员阮思雅和团队正继续改进多参数复杂报警趋势和组态系统优化等工作,将逐步完成百口间抽井的自动起抽功能。

  “既然选择扎根边疆,选择了石油行业,就要交出一份满意答卷!”2020年,阮思雅等118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选择留在新疆基层工作。

  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始终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扎根边疆、扎根西部,有效丰富了长期建疆的人才来源。

  近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还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实施“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天池英才”引进计划等,让青年人才在新疆安身、安心、安业。2022年来,新疆已培养引进1万余名高层次人才。

  广大青年在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巩固边疆长治久安中担当重任。扎根南疆6年时间,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余渔带领当地农牧民打造服装产业生产加工区和葡萄仓储保鲜区,使上千人实现就近就业。现为乌恰县乌恰镇党委书记的余渔说:“希望我的努力能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上,新疆各族群众正以智慧与汗水续写长期建疆的辉煌篇章,让天山南北迈向更加生机勃勃的未来。新华社记者张晓龙、杜刚、孙哲)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