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央代表团送来这些纪念品
2025-09-27 来源:历史数据 本站编辑:历史数据


9月25日下午,中央代表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赠送纪念品,这些纪念品饱含党中央对新疆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中央代表团赠送的纪念品共计11项,包括贺匾、中华同心尊和钛合金保温杯、搪瓷茶壶、心电图机、血压计、血糖仪、天文望远镜、便携式拉杆音箱、洗衣机、微波炉,充分考虑实际需要,既有纪念意义又务实简朴。


党中央赠送贺匾和中华同心尊,是对新疆各族人民增进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嘱托期盼,是对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共同实现现代化的美好祝愿。


贺匾正面为习近平总书记题词,造型参考传统影壁与座屏,上沿中心的玉璧以中国传统重环玉璧为灵感,多层同心圆包裹“70”,象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玉璧中心的金珠串联圆环,体现“珠联璧合”的和谐精神。贺匾上沿及两侧的纹饰主体为敦煌卷草石榴纹,卷草连绵寓意丝路文明交融与团结永恒,彰显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意识;石榴既象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也体现新疆“瓜果飘香”的地域特色;两侧飞檐造型取形中国传统建筑,翘角汇聚成向心之势,寓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贺匾边框、基座装饰山水纹,表达“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绿色发展追求;底纹菱形回纹寄托团结愿景;基座装饰万字纹寓意连绵不断、吉利永长,各民族和睦繁荣。


贺匾背面画芯图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欢庆场景。56朵牡丹花与向日葵簇拥天安门,代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向核心,描绘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愿景。背景表现了天山博格达峰、天池、云杉、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集群、联合收割机、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霍尔果斯国门等景象,7只和平鸽在天空中翱翔,展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的建设成就。


中华同心尊器形以“何尊”为原型,融入石榴造型,尊底刻有取自“何尊”铭文的“中国”二字,寓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二字铭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以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论述。尊口、尊体与基座融入了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征,器身四面四棱,寓意天地和合,四海同心。尊体以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主体图案,饰以天气、石榴、如意、云雷、绳、牡丹等吉祥纹样,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座以石材为主,饰有长城纹和中国结纹,寓意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五面的造型寓意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以及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的愿景。


中央代表团还准备了小尊赠送所有地(州、市)、兵团师(市)。


除此以外,中央代表团针对不同群体,准备了实用的纪念品。


钛合金保温杯,送给新疆(含兵团)各领域、各行业劳模、先进代表及基层群众代表;搪瓷茶壶送给新疆(含兵团)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四老”人员以及基层群众代表;心电图机、血压计、血糖仪,送给新疆(含兵团)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天文望远镜送给新疆(含兵团)各中小学校(含中职院校);便携式拉杆音箱送给新疆(含兵团)村(社区、连队);洗衣机、微波炉送给新疆(含兵团)乡镇公安站所、边防检查站和南疆驻村工作队。


送这些纪念品饱含深意,如赠送心电图机、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器材,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高度关注、关心、关怀边疆各族人民卫生健康福祉,特别是基层群众身心健康。 这些器材配置到位后,将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诊疗服务,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期望各族群众都能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更美好的生活,进而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赠送天文望远镜是希望新疆各族青少年从小热爱科学、培养起探索宇宙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对我国未来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用的人才。搪瓷茶壶的设计团队为使其更好满足群众实际生活需求,在结构设计和功能改进上花费诸多心思,让它既结实耐用,又美观大方,更具有特殊纪念价值。


这些带着温度的纪念品在全疆各地设有展示点进行展示。其中,乌鲁木齐市展示点分别在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新疆人民会堂、新疆迎宾馆、新疆昆仑宾馆。除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外,其他展示点展示的贺匾和中华同心尊均为3D打印样品。(文/范琼燕,图/邹懿)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新闻资讯
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2025-09-11 来源:历史数据 本站编辑:历史数据

  2005年4月,该校区刚刚投入使用时,习近平来到这里,调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他寄语学校:“在学科设计上领先,在人才培育上下功夫,整合研发力量,为浙江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第二年2月23日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上,听取中国美术学院的工作汇报是第一个议题。习近平说,“哪里有大师,哪里才有名校”。

  从地方到中央,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关心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你们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时政微观察》与你一起重温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温暖关怀和殷殷期望,感悟总书记擘画教育强国建设的深厚情怀。

有一种精神,代代传承

  “今天大家一起来共商教育大计”。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总书记指出:“教育问题既是惟此为大的事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久久为功,又是当务之急。”

图片

△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在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寄望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总书记强调,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述了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的故事。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总书记强调:“我看,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图片

△2025年8月31日,重庆永川区上游小学,老师向学生们讲述抗战历史和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这是对教育家精神的弘扬,是奋进新征程的宣示,也是对“爱国三问”的再回答。

  有一种奋斗,志在四方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在信中,总书记肯定大家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的事迹,勉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2025年4月23日,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寄语“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总书记这次回信的全国特岗教师代表,来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实施以来累计选聘特岗教师118万人,覆盖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农村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特岗计划”实施20年来,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扎根三尺讲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言简意深,纸短情长。总书记的肯定与嘱托,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立志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光和热,为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图片
△2025年7月16日,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江南大学支教老师在独洞小学指导学生制作绘本彩绘。

有一种使命,无上荣光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领奖台上,习近平总书记俯身,向坐在轮椅上的张桂梅郑重颁授奖章。总书记关切地说:“保重身体!”4个多月后,张桂梅用贴满膏药的手,又“捧”起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不顾病痛缠身,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用双手托举起山区女孩求学梦。“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总书记为她的事迹点赞,关怀温暖人心。

图片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颁授勋章。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教师的地位“无上光荣”,要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去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一份份文件、一项项政策、一个个夯基固本的行动,提升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化作广大教师砥砺奋进的动力。2024年全国共有专任教师近1900万人。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教育强国梦想。

  在总书记的关怀激励下,越来越多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立志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在新征程上书写“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崭新篇章。

来源:央视新闻